
近年来,大忠桥镇把弘扬中华诗词文化纳入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,着力创建“中华诗词之乡”,抓好诗词“六进”落实有成效。
2002年,本镇有五位农民诗词爱好者倡导成立黄花诗社,目前,全镇已有18人加入中华诗词学会、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11人、永州市诗词协会会员25人,优秀诗词作品频出。20年来诗社共筹集资金 220余万元,每年出版一本诗集——《黄花诗词》,每本刊登格律诗词 1000首左右,共发表思想健康、歌颂农村发展变化、弘扬新人新事等诗词作品2万余首。还在国家、省、市专业刊物发表诗词500多首,出版个人专辑21册,建立了浓厚的诗词文化氛围。
大忠桥镇全力推进落实诗词“六进”(即进学校、进机关、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农村、进景区)、“五有”(即有工作方案、有组织机构、有经费保障、有活动场所、有档案材料)工作,推动诗词深入群众生活、走向大众。并将大忠桥镇机关、镇中心小学、镇一中、西河街社区、双凤村、蔗塘村等几个单位作为打造重点,为创建工作提供示范引领。
通过开展诗词创建活动,大家欣喜地感受到,干群关系好了,民心顺了,上访告状的没了;自觉学习的多了,打牌赌博的少了;邻里团结的多了,扯皮斗殴的少了;尊老孝亲的多了,与老人耍脾气、磨嘴皮的少了。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进一步增强,社会的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,全镇呈现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,农村经济强力推进,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目前,已成立大忠桥镇创建“中华诗词之乡”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度,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,力争今年内我镇顺利通过“中华诗词之乡”的验收授牌。
下一步,大忠桥镇将“中华诗词之乡”创建与乡村振兴、文明创建有效衔接,结合人居环境提升工作,将诗词推送到示范村和“最美庭院”中,营造浓厚的诗词艺术氛围,进一步彰显该镇诗意宜居的特质。
责编:周红艳
来源:祁阳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向子顺专题
祁阳“两违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“回头看”专栏
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——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
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
祁阳市“两重”“两新”送解优专项行动
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
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
下载APP
分享到